资源

囊括APIAC的专业资源分享

程序常见问题

  • 如果双方分别在不同的国家,如何申请国际仲裁?

    仲裁所在地在法律意义上是一个连接点,在促进国际商事仲裁程序有序进行和有效解决国际商事纠纷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跨区域性质、国际商事仲裁制度的国际性质和信息技术的创新共同决定了仲裁机构在不同司法管辖区提供服务的能力。当事人可以根据仲裁协议约定的仲裁规则和程序提交申请,无论双方位于何地。...

  • 仲裁费用如何计算和支付?

    仲裁费用通常包括仲裁庭费用、机构管理费、听证费等。费用的计算基于争议金额、案件复杂程度和选择的仲裁程序。当事人通常需要在提交仲裁申请时预付相关费用,最终费用分担由仲裁庭在裁决中确定。我们提供在线费用计算器帮助当事人预估费用。...

  • 仲裁程序需要多长时间?

    仲裁程序的时间长度取决于案件的复杂性、当事人的配合程度和选择的程序类型。一般而言,简易程序可在3-6个月内完成,普通程序通常需要6-18个月。紧急仲裁程序可在数周内作出初步决定。我们致力于在保证程序公正性的前提下高效处理案件。...

  • 如何选择仲裁员?

    当事人可以根据仲裁规则约定的程序选择仲裁员。通常情况下,每一方当事人各自选定一名仲裁员,然后由这两名仲裁员共同选定首席仲裁员。如果当事人未能在规定时间内达成一致,指定机构将代为指定。我们维护着包含不同专业领域专家的仲裁员名册。...

  • 仲裁协议应该如何起草?

    有效的仲裁协议应明确约定争议解决方式为仲裁、指定仲裁机构、适用的仲裁规则、仲裁地点、仲裁语言等要素。建议使用标准的仲裁条款模板,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调整。条款应当清晰明确,避免歧义,确保在发生争议时能够顺利启动仲裁程序。...

  • 仲裁裁决是否具有法律约束力?

    仲裁裁决一经作出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自觉履行。如败诉方不主动履行,胜诉方可向有管辖权的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根据《纽约公约》等国际条约,仲裁裁决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承认和执行,这是仲裁相比诉讼的重要优势之一。...